后疫情时期口岸有望逐步恢复开通,利好守卫国门安全类板块
来源:厦门卫健医药有限公司日期:2021-04-20字号:大中小
来源:厦门卫健医药有限公司日期:2021-04-20字号:大中小
伴随着国内疫情的进一步好转,国内旅行人员流动频次也在快速恢复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,端午节假期期间,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逾4880.9万人次,同比恢复50.9%,传递出行业回暖的积极讯号,这也对机场等通行口岸在疫情防控、数据管理及回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国内疫情的持续好转的同时,世界范围内疫苗接种比例也逐渐扩大,边境地区人员往来的迫切需求,加之中国海关、国家移民局管理局先进成熟科技对抗疫情的经验,全国各地口岸实施严格有效的监管措施,出入境口岸大门有望迎来快速恢复阶段。据4月16日晚《新闻联播》播报,针对春夏季出入境人员流动逐渐频繁、传染病疫情多发等特点,各地海关加强风险布控,做到口岸卫生检疫更精准有效,严守国门一线,防止境外疫情输入。据海关统计,自2020年2月25日以来,全国海关共检疫入境人员超过5600万人次,今年以来共检疫入境人员超过1866万人次。相信后续随着各口岸陆续恢复通关,出入境人员、交通工具将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。
精准高效的口岸通关流程,依托于专业的智慧口岸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智能产品,依托于在防疫中陆续摸索的实战抗疫经验,比如上海浦东机场口岸,通过引入快速申报、核验,远程流调产品,既提高了通关效率,又大大降低了境外输入风险;深圳等陆地口岸引入“一站式”通关电子化系统,驾驶员可同步完成海关检疫及边检出入境手续。上海海关所属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处副处长陈强华介绍:“我们开展7×24小时全球疫情的监控分析,利用海关大数据分析集成,第一时间精准锁定高风险人员,同时降低了旅客间交叉感染的风险。”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詹萍也表示:“驾驶员全程无需下车,即可一站式办理检疫通关电子化审核,精准防控、就是既要管得住又要通关快”。
疫情期间,国内绝大部分口岸已经关闭超一年,随着经济的复苏,疫情的好转,国门口岸必将逐渐实现疫情常态化的运营,相信海关、边检部门将会快速复制现有防疫抗疫经验,在全国口岸实现智慧口岸相关智能产品的普及。
《经济日报》此前刊发的报道《智慧机场引领旅行“后疫情”时代》,为更好地管理客流量,不少机场选择通过AI产品提高检疫及检查速度,降低检查风险。AI相关产品只是智慧机场建设的一个缩影,智慧机场的建设必须以旅客为核心,是当代民航“以人为本”发展的必要趋势,并通过对机场运行、航班保障、商业推广等业务和服务的精细化、协同化、可视化、智能化运行与管理,确保旅客出行过程中的安全性、高效性、便捷性和舒适性。同时,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机场,是建设我国智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的需要,更是我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必经之路。
早在2017年11月召开的民航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,董志毅副局长讲到“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,制定行业标准规范,深入研究包括智慧空管、智慧机场、智慧航空等在内的智慧民航建设”,并提出:“要制定新技术产品名录指南和工作路线图,重点推动智慧机场建设”。目前,机场正加大对高效技术的运用,随着这些技术日臻完善,机场有望不断提升旅客体验,并以智慧机场为开端,真正打造出无摩擦的旅行体验。
根据招商证券发布的研报信息,关于智慧机场建设分析指出:“据统计,未来5年新建及改扩建国际机场达49个(总投资9,321亿元),测算航空口岸业务未来5年潜在增量空间36-91亿元”,这也为多家从事智慧机场建设相关业务的公司带来了许多机会。